1.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师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任现职以来出色完成学校要求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德育经验或模式,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深入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教学经验或模式。应独立、系统地担任一门主干课或两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并独立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
3.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担任地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思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指导和培养其他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能够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实践性较强专业的教师取得与任职专业有关的职业(执业)资格。
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从企业公开招聘的应具有高职以上学历),并在高级讲师岗位任职满5年。
专业课教师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教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具有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同时取得相关专业副高级职称(非教师系列)。
(2)通过处理重大技术问题或解决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重大价值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以上,经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鉴定或被采纳。
(3)主持推广、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处理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获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鉴定。
(4)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提出创见性的建议被采纳或在社会咨询方面有较大的影响,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鉴定。
(5)在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建或改造以及制订和完善实验实训基地的操作规程等工作中,成绩显著,在省内有较大影响。
(6)主持过中等职业教育两个以上实验实训项目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所开发的项目设计合理、对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有新意、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7)公开发表过2篇以上有创见性的本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论文。文化课教师任现职以来,每年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考察、开展调研累计达1周以上,并撰写调研报告1篇。
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过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独创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或主持、参加省(部)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前3位),并通过鉴定;或主持省(部)级以上各类教学项目或工程、产品开发项目的实施并取得成果;或获得省(部)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励(前3位);或获得相应专利或研发成果。